师资队伍

教学团队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教学团队 -> 正文

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学团队——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作者: 时间:2025-05-05 点击数: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康复治疗技术教学团队是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学团队、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隶属于学校针灸推拿与康复保健系,依托该校1996 年设立的中医康复专业发展而来,2007 年起开办专科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是山东省较早深耕康复治疗人才培养的教学团队之一。团队以 “名师引领、专兼结合、德技双馨” 为建设理念,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创新及社会服务等方面成果丰硕,为区域康复医疗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团队规模与结构

团队现有校内专任教师46 人,外聘行业兼职教师 9 人,形成了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教学梯队。

1.职称结构 正高级职称8 人、副高级职称 20 人,高级职称占比 60.87%,具备深厚的教学与行业经验;

2.学历层次 博士8 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 41 人,占比 89.13%,学术基础扎实;

3.“双师型”特色 43名教师具备 “双师” 素质,占比 93.48%,兼具教学能力与临床康复实践经验;

4.行业背景 兼职教师均来自康复医疗一线机构,承担实践教学与临床指导任务,强化校企协同育人。

二、教学与科研成果

团队深耕教育教学改革,积累了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与科研成果:

1.质量工程建成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子项目2 项,省级精品课程 15 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社区教育优秀课程等 22 项,形成国家级-省级 - 校级三级课程体系;

2.教科研项目承担省部级项目8 项、市厅级项目 34 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1 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 1 项、市厅级教学成果奖 11 项;

3.教材与论文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20 部,省级以上教材获奖 8 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87 篇,获授权专利 14 项。

4.教学创新创新实施“双标对接、工学交替、能力递进” 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五位一体” 实践教学体系,推动 “岗课赛证、德技并修” 课程建设,教学成果在省内职业院校中具有示范意义。

三、师资队伍优势

团队拥有一支高水平师资力量,荣获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

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第六/ 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等国家级荣誉 7 项;山东名中医药专家、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技术能手等省级荣誉 14 项;设立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1 个、山东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 2 个;教师在国家级教学比赛中获一等奖 1 项,省级教学比赛获一、二、三等奖各 1 项,教学能力突出。

四、人才培养成效

团队以培养“品优技高” 的康复治疗人才为目标,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显著:学生在全国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技能大赛中获团体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3 项、三等奖 1 项,单体项目一、二、三等奖共 29 项;获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团体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3 项,省级创新创业大赛奖项 21 项,山东省大学生医养健康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3 项;15 名学生被认定为 “齐鲁工匠后备人才”,近五年专升本人数 402 人,考研 20 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 97% 以上,专业对口率 90% 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 96% 以上,累计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康复人才 2400 余名,多数成为基层康复医疗机构骨干力量。

五、社会服务能力

团队依托专业优势,积极服务区域健康事业:

开展1+X 家庭保健按摩等职业技能培训鉴定 800 余人次,面向乡医开展继续教育 620 人次;每年开展康复知识科普讲座服务群众超1000 人次,送技术下乡、义诊等活动年服务 2000 人次;·帮扶10余所基层医疗机构提升康复服务能力,受益群众 1800 余人次;累计完成社会培训及服务 4.3 万人日,公益性培训 2.7 万人日,非学历培训到款额 196.53 万元,社会影响力显著。

团队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医教协同”,为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康复事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