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专业简介

作者:kflcj 时间:2011-06-06 点击数: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针灸推拿专业始建于1983年,至今已有33年的历史。学校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课程建设、教学条件建设、教学方法改革为中心,在实用型针推专业人才培养、促进区域医疗、保健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走出了一条产学结合的办学之路。    

一、师资队伍建设    

依托学校“七大人才培养工程”,打造了具有校企结合、双师结构、专兼结合特色的师资队伍。针灸推拿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团队中有省级教学名师1名,校级教学名师3名,教学新星2名。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比例达52.08%,专业教师中青年教师硕士以上学位达到100%,专业课教师全部具备双师素质,担任企业顾问9人,社会兼职47个。赚兼教师比例为48:63,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时达到50%以上,生师比达到15.79:1。  

二、专业群建设    

与中医学专业强强联合,加强专业群建设,共建4门精品课程、共同培育骨干教师25名、共同搭建实训平台。培养省级教学名师1名,山东省优秀教师1名,开展了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医博士专家团社会义诊、健康服务科普宣传、企业技术培训等社会服务项目,带动新上了健康管理专业。    

三、重点学科建设    

三年来教师立项和在研课题共计54 项,针灸学学科被评为校级重点学科。    

四、实训条件建设    

按照学校搭建的“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的思路,新建“针推理疗室”、扩建“针推模拟病房”、“保健实训室”,现拥有理实一体化教室13个,校内实训教学面积达到1498.2平方米,设备数达1228件/套,实训设备总值达到944.29万元,工位数达440个,学年使用248200人次,能同时满足600名学生的实验、实训教学,实践教学开出率达100%。增加开发10家医院、7个保健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在添置硬件的同时,做好专业文化与实训管理制度建设,使实训基地成为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技能的学习、训练场所。    

五、精品课程建设    

完善了5门省级精品课程,建成了6门校级精品课程。针灸推拿专业的五门核心课程全部被评为校级优质核心课程。    

六、教材建设    

根据行业企业需求,注重对接行业企业岗位需求,注重吸收岗位标准和能力培养的内容,对接学习实际,注重接受知识的能力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促进了校企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工学结合特色教材5本,自编讲义13本,开发数字教学资源库6套。    

七、科研与社会服务    

教师立项和在研课题共计54 项,发表论文35篇。定期为合作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9期共计27场次,高级保健按摩师职业资格培训2778人,创收170.4万元。培训乡医和中专学历教育214人。承担省、市级适宜技术推广大型项目2次,培训师资484名。担任企业技术顾问为吉庆堂、周德堂等企业员工提供技术服务培训4771人次。出版了科普读物《实用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对企业员工及社会人员进行中医养生与保健专题讲座4场次,到牟平消防队、牟平李家疃等地开展6次义诊活动,受益600余人次,扩大了社会影响力。对口支援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并进行了对口师资培训。利用良好的教学设施与实训条件,与俄罗斯西诺营养健康咨询公司联合培养中医人才。    

八、人才培养    

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练、以赛促学”的宗旨,进行太极拳比武、针灸技能比武、推拿技能比武、易筋经比武、划经点穴比武等系列技能比武活动,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学生参加学校技能比武13次,国家级技能比武1次,在画经点穴、针灸技术、常用推拿手法、保健按摩、健身功法5个项目中获得2个一等奖、6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集体项目二等奖,团体三等奖。实践、创新、形成了“6+3”顶岗模式。建设校外实训医院70所,与7家企业深度合作,实行“6+3”顶岗模式,与企业共同培养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学生239名,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以“传承绿色疗法,服务健康人生”为专业文化主题,开展中医药文化节、道德讲堂、杏苑讲坛、中医药论坛等专题讲座及社团文化节、科技文化节、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社区义诊、老年公寓服务、青年志愿者活动、创业能力大赛等多种形式教育活动以及太极拳、易筋经、八段锦等健身活动。提升了学生的文化底蕴、职业素养、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水平,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显著提高,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三年来,本专业累计毕业1211名学生, “双证书”获取率达100%,就业率达到99.99%,专业对口率达到98.90%,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评价达到97.3%。    

Copyright 2010-2012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针灸推拿与康复保健系 版权所有 教育技术中心 设计制作